腌冬菜是霜降节气的又一件重要事情。旧时农村饮食颇受季节限制,冬季食品种类较少,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,腌制便于储存的菜蔬及肉蛋以备冬日不时之需,这在过去的农村较为普遍。如,清代山西蒲县在霜降前后“家各制酸菜,溪内洗净,藏之翁中,味变为酸,蓄之供一年之用。”(清乾隆十八年《蒲县志》)北京在霜降后亦有腌菜的习俗,潘荣陛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:“霜降后腌菜,除瓜茄、芹芥、萝卜、擘蓝、箭干白、春不老之外,有白菘菜者,名黄芽菜,乃都门之极品,鲜美不减富阳冬笋。”
刚刚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的农家妇女,在霜降前后又开始了忙碌的女红作业。如,清代山西河曲县霜降节气的女红场景:“衣砧杵之声,邻巷相答,女红缝裳刺绣,灯火夜作。”(清同治十一年《河曲县志》)江西瑞州“妇女纺绩,比户闻机杼声。(清同治十二年《瑞州府志》)
过去谈婚论嫁之事也多安排在霜降之后,古时有“霜降迎女,冰泮杀止”之说,意思是从霜降到明年春季冰雪消散这段时期宜操办婚事。这一方面是由于霜降即将进入农闲,以此为嫁娶之时,与农事节奏相称;另一方面是由于这样做顺应天时,符合古人的阴阳观念。《孔子家语》记载:“群生闭藏,于阴而育之始,故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女,穷天数,霜降而妇功成,嫁娶者行焉。冰泮而农桑起,婚礼杀于此焉。”